钱姓来源
时间:2017-10-12 19:53:08 | 作者:王艺智 | 阅读:5359
摘要:
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吴越国姓,是一个源流较少但分布广泛的姓氏,据史书记载,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时期的泉府上士钱孚(大彭国始祖篯铿的裔孙)为得姓始祖。钱姓在宋版《
中文名
钱姓
外文名
Tsien 或 Chien 或 Jeon
始 祖
篯铿
郡 望
堂 号
钱姓名人
钱镠、钱学森、钱其琛等
姓氏起源
编辑源流一
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钱氏源自彭祖篯铿。黄帝之孙颛顼在伯父少昊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据《大戴礼记》记载,颛顼的曾孙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己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楚之先。
周文王时,彭祖裔孙篯孚为周文王师,官拜泉府上士(泉府,掌管全国的税收和钱粮;上士,周代宰夫级官阶之一)。因泉通钱,而篯字恰是钱字上有个竹头,为纪念篯铿氏族再次复兴,篯孚的子孙便去篯字竹头简为钱姓。在如今的鲁南苏北地区仍有少量的篯氏以及讹音简化的尖姓生活着。
源流二
中国钱姓血脉比较纯正,较少发生外族和外姓的融入。但在元明清时,钱姓开始出现与周边民族融合的现象,今回族、苗族、壮族、傣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少量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为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钱氏。明清云南地区的哈尼族钱姓土司是来自临安的钱姓汉族,其后裔至今在当地都拥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上,曾经另有一些汉族钱姓源于帝王赐姓为氏。《宋史·吴越钱氏世家》称,吴越王钱镠“与战士多赐己姓”,至忠懿王钱弘俶纳土归宋,这些因赐姓而改姓钱氏之人“皆称同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诏令恢复本姓,所以赐姓的钱氏基本已不复存在。[4]
如今这种赐姓的钱姓人只见于台湾高山族土著中,据《台湾姓氏源流》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湾高山族土著七姓中有一支因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被乾隆帝赐姓为“钱”。
人口迁徙
编辑总体上,钱氏早期除部分分布于今山东等省外,主要是在江苏彭城和浙江吴兴繁衍发展;五代时期,钱氏发展遍布吴越全境即浙江、上海、苏南等地区;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河南、广东、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明清时期,今云南、河北、辽宁、四川、重庆、贵州、甘肃、陕西等省市均有钱氏后代的聚居点。具体各时期迁徙发展如下:
秦汉时期
钱姓族人这时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其肇基之地的彭城及其周围地区。下邳(今江苏睢宁)名士钱产因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被秦朝廷委命为御史大夫,诏令一出,钱氏声名鹊起并进入天下著名姓族之列。钱产的子孙世居下邳;西汉彭城人钱林,因王莽乱政,弃官隐居长兴陂门里;钱逊也因避战乱,徙居乌程。
魏晋时期
魏晋之际,江南乌程(今湖州吴兴)、长兴(今属湖州)等地的钱姓宗族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后来中原百姓的“永嘉南渡”给原本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江南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江南钱姓伴随北方钱姓的南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影响日益扩大。如三国曹魏时,长兴人钱盛官居庐江太守(治今安徽合肥),钱瑞历任青、冀二州刺史、龙骧将军。
入晋后,江南钱姓仍以乌程、长兴以及附近的长城、东迁等地为主要聚居区,且有不少钱氏成员出将入相。由于这些地方从三国孙吴时就隶属于吴兴郡管辖,所以吴兴成为当时钱姓最为瞩目的地区,进而跻身于钱姓著名郡望之列。
南北朝时,钱姓依旧以传统的几个聚居地为中心发展。不过,随着钱姓宗族的日渐活跃,江南钱姓已不再拘于吴兴一地,而开始向南方的其他一些地区发展,足迹渐遍于今两湖、广东等地。
隋唐时期
隋唐民族大融合时期,钱姓宗族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隋唐政治文化中心仍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等北方城市,因此钱姓族人开始流向北方,出现北迁趋势,并逐渐遍布于中原各地。
隋代,钱姓宗族尚不彰显,仅有长城人钱秀卿与钱伯仁两人入朝分别担任伏波将军与散骑常侍之职。进入唐代,钱姓不断壮大,活动范围相应拓展。唐初,有中原钱姓将佐奉命随行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后在福建落户生根。钱九陇与钱起两个一武一文的钱姓家族,则成为唐代钱姓的代表。
唐末之际,杭州临安人钱镠(Liú)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公元904年,改封吴王。朱温建梁后,钱镠于公元907年被晋封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建立,从此开启长达近百年的吴越国治理、发展、繁荣时期,并与后来的赵宋结下不期之缘,“赵钱孙李”由此而来。
宋元时期
经过隋唐五代的蓬勃发展,至北宋建立时,整个钱姓宗族已呈现出一种全面繁荣的态势,影响渐广。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继位,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而吴越国国力强盛,有抗衡之资。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大的损失,避免生灵涂炭,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士卒,悉数献给宋朝,再次促成中华统一。
所以吴越钱氏王族没有遭受通常改朝换代时国破家亡、惨遭杀戮的厄运,在入宋后大多仍能入仕为官,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公元1127年,北宋为金所灭,中国北方人口损失严重,并出现了南宋与金朝长期的对峙局面,由于江南地区远离战火,且南宋定都临安,因此,钱姓的发展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不过,两宋钱姓建立于隋唐五代的基础之上,以吴越钱氏王族为核心,与其他支系共同发展。
南宋灭亡后,钱姓宗族虽失去了王族的显赫,但志气犹存。《钱氏家乘》载,元朝年间,钱氏绝大部分不从仕宦,不忘故朝,纷纷弃政隐居,潜心于文教与工商事业之中,其气节颇为后人称赞。也有少部分钱氏宗族随着元朝大规模的屯田戍边政策向西域、蒙古等边疆地区发展,活动范围相应扩大。
入元后,江浙地区虽因兵燹(xiǎn)纷扰,发展一度受到延滞,但很快得到恢复。钱姓宗族在这一种背景之下,立足于江浙原有各居住地并逐渐向周边一些新兴的城市和地区迁徙辐射,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家族支系,诸如松江(今属上海)钱壁、九亭乡(今属上海松江)钱全衮与钱惟善,江西吉水钱好德等等。
明清时期
公元1367年10月,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扫灭元朝残余势力,整军誓师北伐。后朱元璋下令向中原地区移民屯垦,史称洪武赶散。不久,朱元璋又诏令向湖南、湖北省份移民驻戍,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移民使大量原先居住于江浙一带的钱姓宗族再度迁往大江南北,进而形成钱姓历史上的又一次迁徙浪潮。但钱姓以文教工商为业,勤俭治家,所以到明代时便很快涌现出一大批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栋梁之才,钱姓遍及全国各地,对社会进步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钱姓“自古多才俊”。
移居海外
吴越王钱鏐16世孙钱惟谦(1331-1411)在1351年受高丽恭愍王王妃邀请下来到了韩国,钱氏开始在闻庆地区繁衍生活。闻庆钱氏又称关山钱氏。韩国钱氏是通过关山(闻庆市) 、知礼、乐礼等三个分支而传下来的,知礼 、乐礼是闻庆分派,闻庆钱氏至今约有六千人。[5]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特别是地处东南沿海的江、浙、闽、广等省份,土地兼并激烈,赋役繁重,剥削峻苛,大批农民破产流亡,陷入困苦窘境,很多钱姓宗族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移到海外谋生。
台湾钱姓是在1662年抗清将领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后迁入定居的。按照《台湾省通志·人民志》等书记载,乾隆二年(1737年),安溪人钱甫举家移居台北泰山乡大山科村钱厝(cuò)坑,成为台湾钱姓第一位有名有姓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有钱国珍迁居台湾县,并在当年中武举,成为当地移民中较有身份的人。自明末至清末近300年间,钱姓人约有8次入垦台湾,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开发与发展。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失败、被迫败退台湾,大批军政科教人员随同迁台,其中就有不少的钱姓人,如国学大师钱穆、化学教育家钱思亮、报业巨子钱震、国民党高级将领钱大钧、钱怀源等等都是当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今,钱姓位居台湾大姓的第92位,主要分布在台北、高雄、凤山、苗栗、新竹等地区。
姓氏文化
编辑钱姓图腾
钱姓是“黄帝------颛顼------吴回(中国历史上掌管火种的火神)-------陆终------篯铿”支系的族称。钱姓图腾由“天俞”和两个“戈”组成。因为篯铿崇尚武功,以武力征战壮大了自己的氏族,并取得了祭天权,所以以戈为图腾,并立天俞。右边的“天俞”代表冶炼金属,是由于篯铿祖父吴回的声望为火正一职,所以图腾为火。[6]
郡望堂号
彭城郡:西汉改楚国郡为彭城郡,不久复为楚国。东汉时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
主要的堂号有-----
彭城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钱王陵
钱王陵是杭州城缔造者——吴越国王钱镠(liú)的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钱王陵坐落在浙江临安市锦城太庙山,海拔92m,距杭州市38公里,钱王陵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8]
钱王祠
钱王祠位于浙江西湖涌金池南,与岳庙隔西湖相望。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供奉着钱氏三世五代国王,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人民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
金书铁券
吴越钱氏金书铁券又称“钱鏐铁券”,国家一级国宝,是唐昭宗李晔(867—904)于乾宁四年(897)八月四日赐给当时担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鏐(852—932)的免死金牌。这件国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9]
元宵钱王祭
元宵钱王祭活动是吴越钱氏后裔的一种祭祖形式,已成为钱氏后人绍续优良家风家训、加强品德修养的践行,是中华民族尚德重节优良传统的一个缩影,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
钱氏家训
吴越国王钱镠的后裔遍及海内外,千百年来精英辈出,这与良好家训家风密不可分,据《钱氏家乘》记载,钱氏家训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四个篇章,字字珠玑,饱含智慧。《钱氏家训》成为我国历史上影响较为广泛的家训之一,2014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1-12]
宗祠楹联
编辑四言通用联
①上联: 马上运槊(shuò); 下联:国旁课读。
上联用典自五代吴越王钱镠善射,能上马运槊。下联典出清朝钱陈群幼家贫,母陈书故工六法,课读于纺车旁。
上联用典自五代吴越王钱镠善射,能上马运槊。下联典出清朝钱陈群幼家贫,母陈书故工六法,课读于纺车旁。
②上联:射潮靖海;下联:庐墓旌(jīng)闾(lǘ)。
上联典自钱塘大堤,为潮水所毁。吴越王钱鏐命强弩数万射之,潮退堤成。下联典自宋·钱尧卿童年丧父,终日守墓,举为孝廉。
上联典自钱塘大堤,为潮水所毁。吴越王钱鏐命强弩数万射之,潮退堤成。下联典自宋·钱尧卿童年丧父,终日守墓,举为孝廉。
③上联:泽承周府;下联:名并钱郎。
上联典指钱氏来历。下联典指唐·钱起。
④上联:彭城世泽;下联:越国家声。
上联典自彭祖为钱孚之祖,尧时封于彭城(今徐州);下联指五代吴越国王钱镠(liú)。
上联典自彭祖为钱孚之祖,尧时封于彭城(今徐州);下联指五代吴越国王钱镠(liú)。
五言通用联
上联指唐末五代初、统治江浙一带40多年的吴越王钱镠。钱镠以“保土有民为主”,爱护百姓,提倡养蚕种麻,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并亲自带领士民修堤、筑坝、建城。在“保境安民”的国策下,当时唯有他统治下的江浙(吴越)一带,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的一个“世外桃园”。[13] 下联的“彭城”指郡望,横批的“铁券”指唐昭宗钦赐钱镠的“金书铁券”(俗称免死金牌)。
②上联:彭城居世泽;下联:越国振家声。
上联典自彭祖为钱孚之祖,尧时封于彭城(今徐州);下联指五代吴越国王钱鏐。
七言及以上
②上联:启匣尚存归国诏;下联:解弢(tāo)时拂射潮弓。
全联典指五代吴越王钱镠。
全联典指五代吴越王钱镠。
③上联:仙凤玉露争飘洒;下联:密竹疏松斗志苍。
——钱大昕(xīn)撰钱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用清代著名 学者、乾隆进士钱大昕撰书联。
④上联:名标鼎甲,门闾代代;下联: 秀毓钱塘,兄弟怡怡。
上联前句典自明代翰林修撰钱福,弦治中试礼部廷对皆第一;上联后句典自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万历殿试第一。下联前句典自明人礼部侍郎钱谦益;万历进士。下联后句典自宋代秘书监钱昆及其弟翰林学士钱易均为进士。
上联前句典自明代翰林修撰钱福,弦治中试礼部廷对皆第一;上联后句典自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万历殿试第一。下联前句典自明人礼部侍郎钱谦益;万历进士。下联后句典自宋代秘书监钱昆及其弟翰林学士钱易均为进士。
⑤上联:陌上花开,铁券王孙君独秀; 下联: 梁间燕语,乌衣子弟我重来。
此联为江苏无锡钱氏宗祠联。上联“铁券”,典指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唐昭宗赐给他铁券;下联“乌衣子弟”,典指豪门望族的后代。“乌衣”,指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以南,三国时吴国曾在此驻兵,因士兵穿乌(黑)衣而得名。东晋时,因王、谢等大族住在这里,从此闻名。
人口分布
编辑宋朝时期,钱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宋朝时期全国人口为7700万左右),钱姓人口排在第四十位。浙江为钱姓第一大省,占浙江总人口的1.5%。该时期,钱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钱姓占钱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安徽、江西、陕西,这五省集中了33%的钱姓人口。全国形成了鲁、浙、苏密集钱姓区。
明朝初期,钱姓大约有5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据《明实录》载,洪武十四年,全国有59873305人,约6000万),为当时人口第三十八位的姓氏。明朝时期,浙江仍为钱姓第一大省,约居住有钱姓人口的42%;该时期,钱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这三省集中了80%的钱姓人口。
从明朝至今,钱姓人口由53万增加到270多万,但是该时期钱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一千年中钱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广东、云南等省市,大约占钱姓总人口的68%,其余钱姓以聚落形式分布在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遍布全国。在近600年的时间里,钱姓人口流动方向的主流是向东南和南方移民,但也存在向华中、华北回迁的情况。钱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九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九十二位,人口约三百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2%左右。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钱姓历代名人310名,占总名人数的0.6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六位;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排在四十八位;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排在第二十一位;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1.05%,排在第二十一位。[14]
古代姓氏名望
编辑篯铿(约公元前2250~前2105):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夏历三月初三,死于帝禹二十年夏历六月十二,享年约145岁。为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后世便尊称其为彭祖。是颛顼的六世孙(四代孙)、黄帝的九世孙(七代孙)。 [15]
钱让(89-151):即钱逊,字德高,即下邳钱林七世孙,是为江东钱氏第一代祖。博学豪迈,豁达善谋,忠诚亮直,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户。[16]
钱镠(Liú):五代十国政治家,吴越国的创建者,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吴越地区的经济发展。[18-19]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
太祖 | 武肃王 | 钱镠(liú) | 公元852-932年 | 公元907-932年 |
世宗 | 文穆王 | 钱元瓘(guàn) | 公元887-941年 | 公元932-941年 |
成宗 | 忠献王 | 钱弘佐 | 公元928-947年 | 公元941-947年 |
忠逊王 | 钱弘倧(cóng) | 公元929-975年 | 公元947年 | |
忠懿王 | 钱弘俶(chù) | 公元929-988年 | 公元948-978年 |
钱惟演:北宋人,累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辞藻清丽。所著今存《西昆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钱乙: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曾任太医丞。他广博医学,精《本草》,有《伤寒指微》、《婴孩论》、《小儿药证直诀》传世。
钱泮(1493-1555):明代抗倭英雄,常熟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钱泮乡试中举,后又登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员外郎中等职,秉公断案,执法严明。后钱泮回乡组织族人自发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来犯,钱泮壮烈牺牲;文徵明为钱泮做墓志铭。[24]
钱龙锡(1579~1645):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明末大臣,次辅。审理魏忠贤逆案多半由他主持,一代忠臣,极力举荐袁崇焕为东北关宁(今山海关,宁远)军统帅,巩固边防。
钱士升(1574~1652):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浙江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乡、同榜进士魏大中被魏忠贤迫害入狱,同榜进士万燝被打死。钱士升出于正义,荡尽全部家产竭力营救,受到东林党人的特别推重。[25]
钱世桢(约1561~1641):他是明代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不但文思敏捷,诗文操笔立就,而且精于骑射,尤善用刀,骁勇绝伦。万历十年(1582)中举人,十七年成进士。次年,授苏州卫前所镇抚,擢浙江运粮把总。万历二十年,以游击将军赴朝鲜抗倭。回朝后,曾任江西总兵。[26]
钱肃乐(1606-1648):浙江鄞县人,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正亭;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为官清正,执法严正,不畏权贵,爱民如子,使地方恶势力不敢胡作非为,南明大臣;曾率义军坚持抗清至病逝。[27]
钱陈群(1686 ~1774):浙江嘉兴人,清代大臣,累官至右通政史。善诗,为乾隆赏识,时相唱和,与沈德潜合称江浙两大老,有《香树斋集》。
钱载(1708 ~ 1793):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官至二品,而为官清正,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28]
钱维城(1720~1772):江苏武进人,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科举考试的一甲一名进士,以状元的身份被授翰林院修撰。擅长丹青,其书画作品多被清宫收藏,并大量著录于内府清册。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29]
钱棨(1734~1799):字湘舲,号振威,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钱棨自幼饱读诗书,勤学不辍,以才华过人远近闻名。他是中国科举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
近现代名人
编辑科学界
钱学森(1911-2009):中国导弹之父、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33]
钱伟长(1912~2010):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有《穿甲力学》、《广义变分原理》等,著名教育家。他的成名之作——《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中提出的关于扁壳的非线性方程组被国际上称为“钱伟长方程”。[34]
钱三强(1913~1992):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他作为原子能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计划地制定者,对中国原子能事业、“两弹一星”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中国核工业事业的发展居功至伟,与钱学森、钱伟长并称“三钱”。[35]
钱崇澍(shù)(1883~1965):植物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植物区系学的创始人之一。[36]
钱临照(1906~1999):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抗日战争时期对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39]
钱志道(1910~1989):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他是陕甘宁边区基本化学工业和我国现代国防工业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火炸药和弹药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对我国兵器工业及导弹推进剂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42]
钱俊瑞(1908~1985):中国经济学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并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以及北京大学教授等职。[44]
钱思亮(1908~1983):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长期在大学执教并担任教学行政工作,对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尤其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45]
钱保功(1916~1992):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学家,他开创为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新领域,开发中国自行研究的合成橡胶和辐射高分子材料付出全部心血,培养了诸多科技人才。1982年他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6]
钱骥(1917~1983):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曾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钱骥于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48]
钱人元(1917~2003):我国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生前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化学及高分子物理学研究及教学的开创者。他在高聚物分子量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为我国聚丙烯纤维工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49]
钱令希(1921 ~ 2009 ):著名工程力学专家、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1938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称号后,回国参加叙昆铁路建设。[50]
钱宁(1922~1986):当代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专家,国家为纪念钱宁先生在泥沙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和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及鼓励从事泥沙工作的人才,经水电部批准于1987年设立“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51]
钱正英(1923~):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女士在治理淮河及密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中,处理了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主编有《中国水利》等;2000年6月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4年3月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52]
钱皋韵(1927~):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先后在中子物理、聚变物理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是我国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铀浓缩技术向离心法过渡的决策中,曾起到重要作用。[53]
钱伯海(1928~2004):生前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统计学会第1~3届理事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等职, 被美国传记协会选定列入《世界500名有影响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名录。[54]
钱鸣高(1932~):我国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为我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作了大量的开拓与奠基工作。结合中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卓有成效地开展采矿工程科技研究与实践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55]
钱伯初(1933 ~2014):他是被称为中国量子物理界“四剑客”之一的物理学家,他在量子力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57年,他是全国的量子力学权威,他把一生的精力放在了把量子力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贡献卓越。[56]
钱清泉(1936~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他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在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高速铁路SCADA系统装备我国所有的高铁线路。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7]
钱煦(Shu Chien):国际著名的华裔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医学院院士、艺术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61]
钱永佑(1945-):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立了斯坦福大学的分子和细胞生理系并任主任。
钱泽南(1949~):著名生物化学家,主要成就为发现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
钱永健(1952~2016.8.24 ):1952年2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20岁获得化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从哈佛毕业,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钱永健生前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钱永健一生获奖无数,几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双得主”。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62-63]
文史界
钱玄同(1887~1939):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著名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一生在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以及音韵学诸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有《文字学音篇》、《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65]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我国近代著名古文学家、文史专家、教育家。[66]
钱穆(1895.7~1990.8):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钱仲联(1908~2003):国学大师、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任《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兼《诗词集》主编等职,出版有《梦苕庵诗存》、《剑南诗稿校注》等著作。[68]
钱海岳(1901~1968):以研究“南明史”著称的史学家,“9.18”事变后,他立志通过研究南明史总结出历史经验教训,激发民众救亡图存的精神。他耗费35年心血编撰完成了史学著作纪传体《南明史》,弥补了《明史》与《清史稿》忽略、回避的诸多史实。[69]
钱明锵(1935.6~2012.2.25):著名辞赋家、诗人,诗坛上盛传“诗侠”之名。生前任世界汉诗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等职。[72]
钱欣葆(1946~):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鸡妈妈的新房子》等多篇作品入选国家小学语文教材。[74]
政法界
钱能训(1869~1924):曾任中国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内务总长。参与浙江18名士绅联名呈请北洋政府减免田赋,经核准,嘉兴六县减赋,有恩于百姓。1920年8月,应聘为外交部顾问。1921年夏与熊希龄等发起组织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任主席,主张山东应无条件归还中国。[77]
钱壮飞(1895~1935):中共烈士。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31年4月25日,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拯救中共于危难之际;1935年4于长征途中月牺牲。[78]
钱端升(1900~1990):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活动家。后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首任院长。1954年参与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工作,是该宪法的主要起草者。现设有部级奖项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纪念其学术贡献。他学贯中西,著述颇丰,为中国培育了大批人才,不少海内外知名人士都曾受过他的教益。[80]
钱之光(1900~1994):新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主要奠基人,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曾纺织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1年任国务院顾问。他指导建立了新中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体系,使我国棉、毛、麻、丝等纺织业得到全面发展。[81]
钱瑛(1903~1973):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是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主人公韩英的原形之一,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纠正“左”的过失,给党内同志和党外人士带来了温暖。《人民日报》还多次刊文缅怀钱瑛刚正不阿、主持正义的品格。钱瑛同志被誉为党内的“女包公”。[82]
钱信忠(1911~2009):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曾负责我国避孕药物的研究,1988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基金会。他撰写了《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等著作,并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83]
钱敏(1915~2016):曾任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青年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重庆市委书记,主持建设了重庆第一座长江大桥;1953年3月,他负责“一五”计划中重型机械项目,为新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创建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襟怀坦白,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清正廉洁,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84]
钱运录: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秘书长。[86]
钱其琛:曾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42年10月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2005年11月被授予蒙古国最高勋章——“北极星”勋章,以表彰他长期以来为发展蒙中关系所做的贡献。通晓俄语、英语,略通法语。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军界
钱大钧(1893-1982):国民革命军上将,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在黄埔军校创建时期有过重要作用和影响。1938年4月29日参与指挥著名的武汉空中保卫战,极大激励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信心。钱大钧酷爱书法,擅长钟鼎篆体,苍劲挺秀,颇有名气。[87]
钱钧(1905~1990):原名钱运彬,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曾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钱钧将军率队作战几无败绩,人称“常胜将军”。他身怀“朱砂掌”绝技,20厘米厚的石头一掌就能劈碎,61岁时还能单手托起老战友陶勇将军,离职后又总结出《朱砂掌功法》,丰富了我国武术宝库。[89]
钱树根(1939~):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重庆炮兵学校毕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85年,他奉命率部参加云南边境防御作战,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战功卓著,彰显了不凡的指挥谋略,集团军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91] [92]
艺术界
钱金福(1862~1942):北京近代著名表演艺术家,满族,曾为清朝“内廷供奉”。钱金福对净角的脸谱精研细究,他勾的脸谱既有写意也有工笔,独具风格。他在脸谱上的革新创造很多。从脸谱的改革创举上,钱金福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93]
钱化佛(1884-1964):字玉斋,室名万佛楼。钱化佛绘佛像近万幅,然每幅佛像均认真创绘,每绘前必先焚香净手,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钱化佛在抗日战争时期专门收集日寇在租界张贴的告示,为收集日寇侵华提供了重要证据。[94]
钱仁康(1914~2013):著名音乐学教育家,历任中央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音乐系教授;生前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委员及音乐体裁分支主编等。其著《外国音乐欣赏》、《欧洲音乐简史》被评为2003年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97]
体育界
钱家祥(1920~1990):著名排球教练、体育活动家。1980年任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创建漳州、郴州排球基地。1983年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85年任亚洲排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主席,1986年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100]
钱澄海(1934~2008):篮球运动员、高级教练员,中国篮球教父。他对当今世界篮球发展也做出了杰出贡献,最早在场上引入了“全场紧逼”等概念。钱澄海曾带领中国男篮连续5次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在1986年的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他指挥中国男篮获得第九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101]
钱薇娟(1971~ ):亚洲女子篮坛公认的最佳后卫之一,在台湾被称为“女乔丹”的她曾代表北京首钢女篮,参加内地的WCBA比赛。[104]
商界
钱成锡:1950年生,汉族,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董事长、上海金光大道纸业网交所董事长。[107]
钱金波:1964 年生,汉族,大学学历。红蜻蜓企业及品牌创始人,红蜻蜓集团现任董事长。[108]
钱盘生:1967年出生,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EMBA硕士;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董事长,环保达人,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江苏省首届十佳环保人物,2012江苏巅峰经济人物。[109]
钱峰雷:1976年出生,环球国际(香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13年浙江宁波遭受百年不遇重大台风“菲特”灾害时,钱峰雷向受灾最严重的余姚捐款500万元、鄞州区300万元、奉化200万元。曾入围2014胡润慈善榜,名列第98位。[110]
影视界
钱嘉乐( Ka Lok Chin):香港电影及电视演员、节目主持、武术指导及导演,钱小豪胞弟。2013年11月24日,凭借《车手》获第四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
钱韦杉:中国台湾影视女演员、时尚模特、节目主持人。参与《流星花园》的演出,饰演“藤堂静”,被誉为一代女神,颇获观众喜爱。
钱枫:1983年出生,中国内地主持人、演员。2008年成为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主持人。
钱蓓婷 :1995年出生,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SNH48 TEAM SII成员。
其他
钱秀玲:反法西斯女英雄,早年就读于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二战期间,比利时被德国侵占,钱秀玲曾营救过近百名反纳粹的比利时人。二战后,比国王为表彰其义举,授予她“国家勋章”。曾有多名市民为她所救的埃克兴市将市中心一条大道命名为“钱夫人”路。[112]
钱昌淦(gàn):抗战期间,他曾主持著名的滇缅路功果新桥的设计建造。1940年10月29日,在日寇轰炸后奔赴桥梁抢修现场时,钱昌淦不幸牺牲。这座“功果新桥”就被命名为“昌淦桥”。[113]
钱天白(1945~1998.5):中国Internet之父,1990年11用28日,钱天白代表中国在SRT(Internet的前身)首次登记顶级域名CN,并在国外建立了CN域名服务器。钱天白的有识之举,为国人保住了在Internet上的一席之地。钱天白生前一直致力于实现中国Internet的大发展。由于长期劳累成疾,钱天白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98年去世,享年53岁。[114]
研究考证
编辑字辈排行
编辑吴越百字派
圣神功德厚,光盛武林春,勅劵传家宝,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兰桂冕尊旒,温良恭俭让,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英烈正今新,物华天象应,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电紫与霞横,海阔波涛大,枝繁根蒂深,
部分支派
云南昆明钱氏字辈 | 铸本广济远 宏以宜泰人 |
安徽怀宁钱氏字辈 | 正中大齐光 普寿新安近 |
安徽巢湖柘皋万选堂钱氏 | 太泽开昌运 先恩裕厚祥 , 传家惟孝友 礼义振伦常 |
浙江海宁钱氏字辈 | 兴邦保国 崇德志道 通经博古 明体达用 |
浙江浦江、兰溪五都钱氏字辈 | 载熙泰淳崇,仁义礼智信;贤良方正, 禄位名寿…… |
浙江乐清白石钱氏 | 宗泰怀载动爱起节昭忠,士元存嘉宠修明启彦师…… |
广东潮汕钱氏字辈 | 伯思孝友仲怀敬恭忠信立德礼义衍芳 |
湖南湘潭钱氏字辈 | 广诒彰世序永锡茂宗支 绳武昭垂曰 人文蔚起 …… |
江苏泰州钱氏“八训堂”字辈 | 普存忠厚承先泽,兆启科名展俊才 |
贵州瓮安钱氏字辈 | 国正天兴顺 真元世道昌 儒学登诗礼 英华大文章 |
安徽明光紫阳钱氏字辈 | 宗福启成国 宝善永昌家 文明先从学 广兆必荣华 |
家乘谱牒
编辑钱氏家谱部分:
湖南湘潭钱氏六修族谱十五卷,首四卷,(民国)钱锡主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彭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北保阳钱氏宗谱,(清)钱漱泉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杭州钱武肃王集附录四卷,(清)钱槐等编辑,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吴越钱氏清芬志十种,首一卷、末一卷,(清)钱日煦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撷云阁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新余钱氏分房支谱,(清)钱戟门等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119]
钱氏家谱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善的家谱之一。